透視鏡/影像顯示產業 轉型布局
【經濟日報╱詹文男】
2013.08.08 04:34 am
影像顯示產業是我國政府多年來全力扶植的策略性產業,投入的資金、人力相當可觀,也建立了相對完整的產業鏈,當年兆元的產值也讓國人對產業的未來多所期待。
曾幾何時,因為市場供需及競爭情勢急遽變化,尤其面對韓國的強勢競爭,以及大陸本土產業的崛起,台灣面板產業產值及全球市占率自2008年起逐年下降。也因產業前景蒙上陰影,產業發展所需資金、人才等生產要素來源也日益不易,更讓企業經營雪上加霜。
特別是來勢洶洶的大陸本土面板產業,在大陸政府政策及充沛的資金支持下,網羅及挖角台灣面板廠商具管理及技術的人才,大幅擴增產能,不僅讓全球市場供過於求的形勢更為惡化,也讓面板價格長期居於低盤,更壓縮了台灣廠商未來在大陸市場的發展空間。面對此一嚴峻的情勢,產業未來應該如何因應,著實需要政府及產業共同費心思量。
觀察過去台灣產業發展的模式,策略主軸多在於「重快速跟隨,輕技術深耕;重產能投資,輕出海口布局」,這在當時較為單純的市場需求及產業競爭環境中有其利基,但面對未來複雜多變的市場趨勢,例如顯示器將逐漸由資通訊產品等少樣多量市場走向家電、建築、車用等日常生活的多元應用;在功能面,除影像輸出顯示外,更需要便利的人機介面及無線連結和跨裝置分享等功能;產品規格也將由單純的平面顯示,走向具可撓性、可透明、可觸控、可防水等差異化技術等。
因應趨勢的變化,產業需要新的思維與作法,以下是幾點建議:
首先,應思考如何掌握應用市場的發展趨勢與需求缺口,進一步開創新興商業模式及專屬的內容應用服務,驅動客戶需要。而為了試煉,可考量在國內推動示範應用,建構發展環境,透過系統解決方案之輸出,打造具競爭力之品牌。
其次,建議透過掌握關鍵顯示技術及系統應用規格、介面整合,提供新興顯示產品的整合方案,提供品牌業者各類新興應用,使其快速導入服務,拓展系統應用業務。
最後,如何借力先進國家之材料與設備技術,培植我國先進顯示技術能力,提升產業自主比率,也需要提前布局。
總言之,未來產業發展應思考透過需求缺口的理解與掌握,發展硬體整合方案及軟體平台,鏈結周邊產業,提供高附加價值及快速商品化服務,才能帶動我國顯示器產業及應用服務、品牌業者的永續成長!
(作者是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(MIC)資深產業顧問兼所長,本專欄隔周四刊登)
全文網址: 透視鏡/影像顯示產業 轉型布局 | 商業企管 | 財經產業 | 聯合新聞網 http://udn.com/NEWS/FINANCE/FIN11/8082009.shtml…
Power By udn.com